公示公告

更多

聚焦绿色乌审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文明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家庭

乌审旗94岁陈应兰老人家中自建家风馆,传承代代好家风

作者: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 发布时间:2018-10-11

(参观家风展览馆)

94岁的陈应兰是乌审旗无定河镇小石砭村村民,如今已是五世同堂,89个子孙膝下承欢。为了让老人生活得舒适,花甲之年的二儿子韩春和媳妇随她身居村野服侍了20多年。逢年过节,子孙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和老人团聚。在这个大家庭里,几代人敬老爱幼、勤劳质朴、和和睦睦,把老人的晚年生活点缀得如蜂蜜一样的甘甜。

八月,秋高气爽,记者来到了小石砭村陈应兰住处。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格桑花开得正艳,黄瓜西红柿缀满爬架。陈应兰在房间里摆弄着收音机,炕头上放着零食。见有客人来,陈应兰格外高兴地放下收音机,拉着大家的手拉起了家常,虽然老人听力有碍,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干练。“失明近20年了,婆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听收音机,炕头上有大小两台收音机,都是孙子们给买的,她用来听不同频道的广播节目,最感兴趣的是新闻节目,这是她了解外面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儿媳冯殿英告诉记者。

陈应兰和76岁的二儿子韩春、73岁的儿媳冯殿英住在这个小院里过着田园生活。据了解,韩春夫妇在旗里买了楼房,3个孩子都在东胜工作。本来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可是为了照顾老母亲,夫妇俩放弃了城镇生活,继续扎根农村,耕种劳作。

每天一早,冯殿英就把婆婆住的正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准备好早餐端到客厅,将婆婆扶到客厅的沙发前坐下。等老人吃完了饭,两口子再吃。“因为婆婆的牙掉光了,所以一日三餐都是单独给她做小灶。” 一日三餐,都是如此。因为陈应兰的牙掉光了,所以为了给她做饭,冯殿英专门准备了一个小锅,午饭和晚饭都是单独给她做小灶。20多年来,冯殿英都是这样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从无怨言。

(冯殿英伺候婆婆吃饭)

陈应兰有8个儿女,现在只有二儿子韩春还住在村里,其他人都在乌审旗以外的地方,现有子孙89人。对于当下的生活,陈应兰觉得非常满足,一家人和和睦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陈应兰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青少年时期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后来嫁入韩家,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拉扯8个儿女长大成人,陈应兰过着食不果腹的苦日子。随着时代的变迁,陈应兰一大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如今,子孙绕膝,阖家欢乐。

七八月,是小石砭村物产最丰盛的时候,地里是大片绿油油的玉米、土豆。小菜园里西红柿、韭菜、黄瓜、豆角等长得旺盛,一家人吃的粮食蔬菜都是自己种植的。冯殿英有一手好厨艺。自制的凉粉,调上翡翠色的韭菜丁和鲜红的柿子酱,清凉又解暑。大铁锅里,用混油炝锅,做出的手擀面,也让大家赞不绝口。原来,一家六口人的一日三餐,都要冯殿英一个人忙碌。这些对冯殿英都是小事,家里还有几十亩地要耕种,还养着鸡、羊、牛和猪。冯殿英和多数勤劳的农村妇女一样,干活利落,心直口快,是家里的主心骨。

每年春节都是这个大家庭最热闹的时候,从腊月二十七八到正月十五,外地的亲人们就陆续回来了。冯殿英一个人要操持上百人的饮食,有时一天要做五六顿饭,不过她和丈夫心里还是欢喜的,这是韩家这个大家族难得的团聚机会。婆婆陈应兰见到子孙们,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只要婆婆开心身体好,我们都开心。” 冯殿英说。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陈应兰已94岁,可是很少生病住院,有小病吃点药就好了。平时特别会保养身体,每天早饭后服一把螺旋藻片,晚饭不食肉清淡为佳,六点之后除了喝水再无它食。

在陈应兰九十大寿时,韩家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寿宴,子孙们都举家前来祝寿。家族里还专门制作了相册,并编制了韩氏家族的家谱。在家谱里,对韩氏家族“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的家风进行了总结和记录。

2017年,韩氏家族的成员们,利用家里的五间平房,创建了家风展览馆。在韩氏家族第四代长孙韩大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这间别致的家风博物馆。博物馆陈列着一些先辈们使用过的物品,墙上挂着韩家能追溯的先人图像和黑白照片及生平简历。韩大虎告诉记者:“只要有空,我们就推着奶奶来到‘博物馆’听她讲上一辈的故事,奶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子子孙孙都那么孝顺,我一定要多活几年,享受这天伦之乐。”

 

乌审旗委宣传部 乌审旗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邮编:017300 电话:0477-7582241 传真:0477-7582241
邮箱:wsqwmb@163.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