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更多

聚焦绿色乌审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聚焦绿色乌审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绿色乌审

乌兰陶勒盖镇:农工并举打造区域强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07

  刘生梅   郭应志

  在乌审旗府嘎鲁图镇东30公里左右,有一片充满活力、蕴涵绿色希望的“红色热土”——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这里以生产“皇香”牌无公害农畜产品而久负盛名,这里更因拥有世界最大的方沸石矿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沙漠风积沙资源和丰富的陶土、白垩土、矿泉水、盐等非金属矿产而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天然气大化工和新材料成果转化的重要战略基地。

  乌兰陶勒盖素有“鄂尔多斯盆地金腰带上的钻石”之美誉,这里区位独特,资源富集,自治区级开发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就座落于此。近年来,乌兰陶勒盖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在打造农工并举、文明和谐的区域强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0年来,特别是2005年撤乡并镇以来,乌兰陶勒盖镇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富民强镇科学发展步伐,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均超过30%,2011年财政收入达到3703.70万元,比2006年增加1186.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13500 元,分别比2006年的12000 元和5500元增加12000元和8000元。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工业经济强势扩张

  坚持区镇统筹协调发展,联合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突出抓工业,重点抓项目,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动产业积聚,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实施,2006年以来累计引进重大项目11个,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强化协调服务,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世林化工4×3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稳步推进,一期3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成功投产;荣程能源一期年产120万吨干馏煤,附产23.9万吨甲醇项目、天旭轻合金年产5万吨高品质镁合金及1500万件精密成型件综合利用项目、华原100万吨(首期40万吨)风积沙选矿生产线10万吨玻璃制品项目进展顺利。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和引进天然气、新材料、新能源等下游延伸项目,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阿尔法玻璃纤维、天旭轻合金、长泰化工等项目建成投运。

  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

  严格落实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扎实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依法流转土地,推进农田、草牧场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000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000亩,高标准建设设施农业500亩,开发水产养殖300亩。全镇饲料和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并获批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整合养殖资源,大力发展皇香生猪养殖产业,积极推行“公司+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并建成皇香10万口生猪集约化养殖基地,全镇年出栏300口以上生猪养殖公司(户)达到30个,年出栏生猪达到18万口。不断壮大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规模,高标准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7户,扶持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户83户,细毛羊存栏达到14.3万只。切实搞好畜种改良,2006年以来,累计新建中心配种站、冷配点37处,强化牲畜疫病防治,有序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皇香”牌猪、牛、羊肉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皇香”商标被认证为知名商标。积极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显现,全镇农字号龙头企业达到13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轮牧和禁垦政策,全力巩固和保护生态建设成果,2006年以来,累计飞播造林11.3万亩,人工造林6.8万亩,建设环城林带3770亩,退牧还草28万亩,建设原料林生产基地8万亩,全镇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3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落实重点公益林39.4万亩,林权证发放面积75万亩。全力做好水利水保工作,完成“七一”水库除险加固和库区扩容工程、白河流域截伏流工程和黄陶勒盖沙漠地表水综合利用工程,对跃进水库和胜利塘坝进行了排险加固,实施水保治理项目6.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500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4处。电力网线不断延伸,工农牧业用电需求切实得到保障,累计架设和改造高低压线路139公里,红山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大力推进道路提升和改造,切实搞好新恩陶铁路、兰嘎一级公路建设协调服务,乡村油路建设全面铺开,杨家滩至东风社全长20公里乡村油路建成通车,累计新修和维护村级公路384公里。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镇区实现集中供气,实施户用沼气工程183户。信息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启运电子政务和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农村牧区广播电视和信息通讯实现全覆盖,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8处。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规划,编制完成《镇域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镇区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城镇框架基本形成,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乌审旗创建中国首家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精品城镇建设步伐,切实加大镇区绿化、硬化、美化、亮化投入力度,镇区绿化面积达到29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25%,启动住宅小区和旧城区改造工程,日处理能力1.5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集中填埋场建成,中心广场投运,同时完成了镇区民用供水、集中供热、地下管网、市政道路等建设工程,主干道完成路灯安装并启用,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深入开展“全国文明旗”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城镇品位不断提升。依托开发区驻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优势,全力提升三产服务业档次和水平,加快推进镇区商业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商业集中区,富荣四星级商务酒店主体工程完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全镇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城乡统筹扎实推进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对全镇人口、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城乡统筹沿城沿线试验示范带建设,将镇中心区、世林综合服务区作为城乡统筹建设试点进行集中打造。以城镇和产业为支撑,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引导农牧民向镇区、园区集中,认真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有序推进人口转移,累计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次,转移农牧民1043人。努力提高信息咨询、金融信贷、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层次和水平,不断壮大以牧家乐和休闲渔业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标准打造一批以世林综合旅游区、沙海生态农庄为龙头,集生态养殖、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务接待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为城乡统筹不断注入新活力。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牢固树立“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得到切实保障,全镇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 %以上,养老保险入保率达到70%以上。新建嘎查村卫生室8个,中心卫生院完成新建和扩建,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改善。免费开展农牧民健康体检并建立档案,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强化优质计生服务,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启动财政惠农惠牧补贴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一卡通”改革工作,各项惠农惠牧资金全部落实到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中心幼儿园,切实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加快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步伐,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大力弘扬马头琴文化,组建马头琴支会1个,成立马头琴文化独贵龙7个,发展马头琴文化户555户。切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新建草原书屋4个,建成全区首个天然气专题博物馆,积极组建农牧民业余文艺队、老年秧歌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广泛开展那达慕、体育比赛等群体性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和谐”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努力提高活动阵地的综合使用效能,嘎查村活动阵地全部得到新建。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持续深化“村企共建”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健全政务、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四权四制”村治模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组织实施科级干部联系嘎查村、干部职工包社、党员帮扶贫困户的“亲民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推进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推动作风转变,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打造“阳光政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镇科学发展成果得到全面巩固,科学发展实力大幅提升。

  科学发展再谱新篇

  科学发展谱新篇,红色热土绿意浓。今后五年,乌兰陶勒盖镇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富民强旗、走进前列”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全力建设百万生猪产业基地,统筹推进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动富民强镇步伐,为建设美丽富饶的新农村新牧区作出积极贡献。实现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0%左右,2013年完成5200万元,到2018年达到2亿元的奋斗目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大幅缩小,力争同步突破5万元,拥抱社会和谐进步、百姓安居乐业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乌审旗委宣传部 乌审旗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邮编:017300 电话:0477-7582241 传真:0477-7582241
邮箱:wsqwmb@163.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