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牧区孩子放飞梦想的舞台——乌审旗沙尔利格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采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2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沙尔利格中心小学,赛汗娜每天课后都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少年宫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诵读课上,孩子们手拍节奏,大声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今年五年级的赛汗娜以前胆小不敢说话,写作能力也差,学校少年宫开办经典诵读班后,赛汗娜第一个报了名。在被问到理想是什么时,赛汗娜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主持人。以前我的普通话不标准,都不敢讲普通话,只说蒙语。自从参加了经典诵读,通过老师耐心辅导,我的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诵读经典,我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我非常喜欢这项活动。”
除了经典诵读,沙尔利格中心小学根据地区特点,开展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瞧,操场上,蒙古摔跤、射箭、布鲁等体育活动火热进行着,孩子们身着精致的蒙古袍,娴熟地做着动作;音乐教室里,马头琴、四胡、三弦、葫芦丝等齐奏共鸣,一首气势恢宏的《万马奔腾》从孩子们的指尖传出,听者无不被感染,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上;棋牌室内,沙嘎、蒙古象棋正在比试,孩子们端坐沉思,斗智比艺;最吸引人的活动室要数民族传统礼仪教室,在这里,孩子们学习蒙古民族传统习俗,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还可以亲自设计、制作蒙古袍,学习制作奶食品、炒米等。
沙尔利格中心小学副校长阿木毕力格对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意义有深刻地认识:“通过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牧区的孩子们也和城市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学习。此外,我们开展的民族特色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民族文体活动的热爱,而且传播了民族文化。”
乌审旗沙尔利格中心小学从2012年9月份开始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目前已开设了包括马头琴、三弦、钢琴等在内的23个兴趣班,有21名专业技能较强的教师为孩子们上课。该校每名学生都掌握一至两项爱好特长,基本构建起“蒙授班级学习马头琴、汉授班级学习葫芦丝、全校学生参与跳绳和踢毽子健身”的兴趣活动体系,实现了蒙古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为牧区孩子们搭建了放飞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