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 “胖大姐”方秀兰:一把剪刀一片心,一份传承一世情
作者:吴晓宇 来源:牧区大寨乌审召 发布时间:2024-02-08
年味儿渐浓时,乌审召镇浩勒报吉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愈发热闹起来,“胖大姐”方秀兰正和村里的志愿者们忙着开展“爱心义剪”志愿服务活动,为村民们提供免费剪发服务,一把剪刀在方秀兰手中翩然起舞,在一剪一推中,将真情传递。
“胖大姐”方秀兰是浩勒报吉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发起者,她虽没有读过书,她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帮扶乡邻,平凡却不简单。45年来,一把剪刀是方秀兰最好的伙伴,裁衣、理发、剪纸,用一把剪刀传递着爱心,温暖了许多人,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量体裁衣,剪出生活好滋味
“谁不喜欢漂亮的衣服?年轻的时候,苦于没有条件都是自己做衣服穿,现在生活好了,我还是会用缝纫机做衣服、改衣服”。画线、裁剪、接合、整烫,“胖大姐”方秀兰的巧手在村子里出了名,村里人不时地找她帮忙,她总是乐呵呵地拿起剪刀,开始忙碌起来。
“胖大姐”方秀兰的巧手不仅会做衣服,还会将旧衣服进行修改。她为村里孤寡、残疾等困难家庭免费提供扦裤边、裁衣服、换拉链等缝补服务,并给村里的特困人员缝制过冬棉衣。她链接社会资源募集旧衣服,并将衣物用心分类整理,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裁剪,依托“衣旧情深 绿色环保 让爱传递”衣物捐赠志愿服务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困境群众奉献爱心。
发短情长,剪出文明新风尚
村子里没有理发店,老人们多数子女不在身边,尤其是出行不便的老人们更是“理发难”,于是方秀兰便有了帮老人免费理发的念头。“姨姨,头发剪得短一点还是长一点?”。每次义剪的时候,志愿者们总是耐心地询问着来剪发的老人。除了在爱心理发屋里开展活动,上门为高龄老人、困境群众理发成了常态。
“胖大姐”巾帼志愿者们每半个月到村里的泉乡养老服务站里为老人们理发。养老服务站里的17位老人均已是耄耋之年,一听到志愿者们来了,就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拿出自己的“小零食”一起分享。志愿者们一边按照他们的要求,耐心细致地修剪头发,一边与老人聊家常,了解和关心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和健康情况,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剪纸迎春,剪出文化共传承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胖大姐”方秀兰的剪刀在红纸上灵活游走,不一会儿一条昂首飞游的龙跃然眼前。没有师傅领路,全凭自己一腔热爱。方秀兰边摸索,边当起了师傅传授技艺,剪纸队伍也由最初的一个人剪纸到现在的10余人。“胖大姐”方秀兰和剪纸爱好者们时常聚在一起,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和传统文化,研究创作精美的剪纸作品,并免费送给村民。临近年关,村子里的老人们纷纷贴上了方秀兰她们剪的窗花,一幅幅红色的窗花,传递着浓浓的中国年味。
“父母年轻时就是村里的能人,队里的骨干,父亲坚韧耐劳,母亲热情大方,村里人大、小事儿都愿意找他们帮忙,父母从小教导我们,崇德向善,孝老爱亲,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弘扬正能量,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谈起与“一把剪刀”的渊源,方秀兰骄傲地说道。教方秀兰用剪技能的是她的母亲,教她奉献助人、向善向上的是她的父母,而她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份良好家风,影响着自己的子女。
一把剪刀一片心,一份传承一世情。源自父辈的急公好义与乐善好施,如今成为方秀兰的家风,并通过她影响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甚至是每一个与她有过接触的村里人。从“方秀兰”到“胖大姐们”,这份传承正在泉乡蔚然成风,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是乌审召镇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