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方秀兰:一颗初心 一生践行
作者:张金梅 来源:牧区大寨乌审召 发布时间:2023-09-13
“我从小便在父母帮助别人的环境中成长,在家风的引领下,我投入了志愿服务,我做的这些都是因为我热爱。”一提到志愿服务,“胖大姐”方秀兰整个人闪闪发光。
8月21日,乌审召镇举办的道德讲堂“七夕话家风 模范传德馨”——先进典范事迹巡讲活动在乌审召镇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最美志愿者”方秀兰以“一颗初心 一生践行”为题作主题宣讲,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活动。
宣讲会上,方秀兰结合自己的志愿之路,从志愿者的经历和感受,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影响和作用、推广和宣传、展望和期望等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互动。她谈道:“我的十几年,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但是我很充实,也很快乐,所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件事:做好本职,服务更多人。现在我的孩子、孙子也受家风的影响,都在做一个快乐的奉献者。”
在乌审召镇浩勒报吉村,提到方秀兰的名字时,村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方秀兰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胖大姐”。1960年出生的方大姐已年过六旬,今年,是她作为浩勒报吉村妇联主席的第14个年头,但是,却是她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第17个年头了。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006年,自主创业,开起了“胖大姐快餐店”,鼓励引导3户村民办起“农家乐”,手把手地教村里妇女厨艺、剪纸、做面人。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浩勒报吉村换届选举中,她被高票选举为妇女主任、村党支委员、村委委员。2011年2月,牵头组织了浩勒报吉村巾帼志愿服务队,从一个人从事志愿服务,到带领20余个好姐妹一起,不论是扶危济困,还是开展文化服务活动,“胖大姐”带领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关爱老幼、民族团结、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共320多场,参与人数500多人次,服务超30000余小时。疫情期间,组织志愿者排班值班、入户走访、排查登记、发放物资、防控宣传、筹资慰问服务超500小时。环境整治方面,志愿者们清理陈旧性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帮孤寡老人收拾庭院、打扫屋子、拆除老旧栅栏等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共开展200余次。先后帮扶困难、大病、孤寡、残疾老人,受益人数达100多人,为老人暖心服务8000余小时。截至目前,组织助残、助老收秋活动,解决了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秋收困难,受益户累计达120多户。常态化为老人提供义剪、捐赠衣物、节日关怀、公益培训等服务,受益人数达21150人次……到处都有巾帼志愿服务者的身影,“胖大姐”用13年的时间将这支志愿服务队打造成了乌审召镇一张耀眼的“名片”。个人先后多次荣获“内蒙古好人”;自治区、市、旗级“三八红旗手”;自治区“敬老孝星”;市、镇级“优秀共产党员”;旗级“优秀妇女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现场聆听了方秀兰同志的事迹,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分享感悟体会。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赵宸萱:“‘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公众心底的呼唤,是时代迸发出的声音,‘胖大姐’初心不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倡导引领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她们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为空巢老人送去关怀,为美化环境贡献力量,为疫情防控筑牢防线,她的事迹让人感动,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帮助他人,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涵,让志愿精神无限延伸,让爱心无限传递”。干部左逸楠说:“听了‘胖大姐’的志愿服务故事,我感受到有一股力量牵引着他们,这股力量就是他们的良好家风。他们的志愿服务行为不仅树立出一个良好家风形象,还是支撑起全社会好风气的一个支点。所以,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方秀兰,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却用不平凡的生活诠释着一位共产党人的美好人生。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勤劳和善良更让她赢得了村民的良好口碑。铿锵玫瑰,她将芬芳洒向社会。踏实做人,平凡做事,“胖大姐”和她的志愿服务队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真谛,让爱心不断传递和延续,奏响了乡村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