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更多

聚焦绿色乌审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聚焦绿色乌审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绿色乌审

新型工业挺起擎天脊梁

作者:刘生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0-22

金秋9月,乌审大地一片丰收在望。走进吊塔林立的园区和企业,面对现代化的厂房设备和绿色循环、特色鲜明的全旗工业发展态势,我们的精神更是为之一振——新型工业化强劲发展的脉动丝毫没有随着国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减弱,相反却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潮涌迸发,挺起全旗经济发展的擎天脊梁。

 

资源宝地,沸腾热土,推动新型工业化扬帆起航

 

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大旗,乌审旗工业经济曾经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给西部资源富集地区乌审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随着境内天然碱资源的逐渐枯竭,长期独脚支撑的天然碱化工也逐步走向衰落。进入新世纪,随着天然气、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的发展,乌审工业又重现生机,迅速成为全旗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地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乌审旗资源富集,多种资源共生且利于配套开发。是中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气源区和重点区域,已勘探发现苏里格、乌审、长庆、大牛地四个超千亿立方米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全国县级地区之首,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乡;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是东胜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境内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又为发展工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实施工业强旗战略,是摆在乌审旗决策者面前一项新的课题。为此,2004年,乌审旗委、政府在通过考察学习和反复论证、综合地区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推进工业、农牧业、城镇建设和文化四大产业协调并进。2006年,按照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项目、构筑大产业、实现大循环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乌审旗进一步延长天然气甲醇甲醛甲胺、醋酸和煤甲醇二甲醚清洁燃料、烯烃及其下游化工产品的循环链条,形成了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梯次推进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特别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指导下,乌审旗按照蒙陕宁国家级能源化工战略基地重要节点的定位,主动策应沿黄沿线经济带,积极融入呼包鄂一体化,全力推进双百亿工程进程。2011年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加值159.31亿元,分别占到全旗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地区生产总值的66%,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大旗向现代工业强旗的历史性嬗变。与此同时,乌审旗荣膺十二五最具投资价值环境县,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行列,工业进入自治区10强第9位,被中国石油和化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煤基能源化工(乌审)基地

 

合理布局,优化环境,构筑投资洼地和服务高地

 

 

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企业航母,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1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审旗在乌兰陶勒盖镇建立了自治区级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0115月,经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同意,乌审旗对苏里格经济开发区进行重新布局调整,将毛乌素沙漠治理产业化示范基地(原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纳林河化工项目区、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图克工业项目区、呼吉尔特矿区、纳林河矿区6个园区归并至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连体打造,促进园区和产业融合与升级。目前,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集中区面积达到111.69平方公里,其中乌审召化工项目区晋升为自治区级循环工业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和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区。

 

对各项目区实行统管以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按照构筑蒙陕宁沿边工业带的建设要求,集中打造乌审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推进毛乌素沙漠治理、乌审召、图克、纳林河四个工业园区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一带一区四园空间布局;以实施双百亿工程为契机,着力构筑天然气采、输及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煤炭洗、选、配产业,风积沙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区域性物流产业五大工业支撑;形成以煤、天然气为原料延伸的精细化工及其下游产品链群,以风积沙选矿为原料的下游产品综合加工产品链群,以精细化工及下游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新材料产品链群三大产品链群;实现在推动四个工业园区单体晋级的同时,力争整体推动苏里格经济开发区进入自治区级重点开发区行列,并将乌审旗沿边工业带全面融入呼、包、鄂、榆工业长廊,形成同频共振发展之势,全力打造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两个层面目标,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乌审旗在全区率先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认证,着力营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硬环境。全旗水资源总量8.36亿立方米,可利用5.68亿立方米;总投资7亿元、年5000万吨供水能力的能源化工基地供水工程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全旗各工业园区均具备双回路、双电源能力,是目前自治区唯一拥有4个分布均匀的220千伏公用变电站的旗区;之外,在建110千伏变电站2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列入了自治区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累计投入70多亿元进行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境内干线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6个苏木镇全部通油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05公里,正在建设高等级公路4338.5公里,铁路4272.8公里,初步构建起以旗府嘎鲁图镇为中心,覆盖全旗、连接各苏木镇和园区的半小时经济圈,与荣乌高速、包茂高速相接的公路网,与太中银、新包西线相连的铁路网。

 

推进项目,提升层次,开辟绿色循环产业广阔前景

 

在转型升级日益紧迫的今天,一个资源性的旗县,美丽与发展双赢如何更好地实现?如何才能使优势资源转化为永远美丽的碧水蓝天、永不懈怠的发展后劲?如何将双百亿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共同发力,在县域经济的高地上进行新一轮的跨越?一系列问题考量着乌审旗的胆识和魄力,规划与实践。

面对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格局,乌审旗从倾力发展绿色循环工业上实施重点突破,走牧区新型工业化之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旗亿元项目达到47个,总投资达2398.52亿元,其中投产8个,年实现销售收入31.17亿元;在建项目22个,总投资717.3亿元;新建、拟建项目17个,总投资达1681.22亿元。中石油、中石化、中煤、神华、兖矿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进驻。

立足工业经济起步晚、无污染的后发优势和煤、气、水等富集的资源优势,乌审旗始终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深度加工转化,优势特色产业由原料输出型向转化增值型转变、由低端向高端演进,形成煤、气、碱、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未来三年,计划投资3100亿元,推进100个重大工业项目全面落地实施,力争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5000万吨,化工产能达到1000万吨,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和期末工业总产值两个超千亿,进入全国县域百强行列的目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乌审旗新型工业化的强势崛起,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富裕了全旗人民的生活,推动绿色乌审沿着富民强旗、走进前列的目标一路高歌猛进。

乌审旗委宣传部 乌审旗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邮编:017300 电话:0477-7582241 传真:0477-7582241
邮箱:wsqwmb@163.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