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科学发展的精彩答卷——乌审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年综述(下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28
民生为本的和谐发展图景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全旗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乌审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以每年不低于60%的可用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普惠民生。
“我们要坚持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乌审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张占霖说。
2012年,乌审旗委、政府庄重承诺,集中精力办好12个方面的惠民实事。由此,一幅“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残有所助、孤有所扶、难有所帮”的和谐画卷在绿色乌审呈现开来:一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化技能培训,着手建立带薪见习、公开聘任等相互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完成技能培训2400人次、引导性培训4500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联合高校委培大中专毕业生7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确保大中专毕业生稳定有序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二是强化物价调控。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规划便民利民店,新增7家放心粮油店、5家平价便民店和15个农牧家店。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各提高40元,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1000元和450元,“三无人员”和孤儿集中、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各提高300元,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对困难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给予补贴;在落实上级补贴的基础上,为企业离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再增加生活补贴100元,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企业退休职工年生活补贴发放标准由600元提高至1000元,年满70周岁的由1000元提高至1500元;大力改善环卫工人住房等生活条件,为中心城区当班环卫工人提供早餐补贴。四是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设老年养护院;为全旗7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补贴,百岁老人每年发放6000元高龄补贴。五是推进教育惠民。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制度全覆盖;启动少年儿童营养早餐工程,给予基层中小学幼儿园首期配备5辆校车;开工建设农村牧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六是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成1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新建公租房25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2500平方米,改造城市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户215户。七是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对全旗残疾人实行定额补贴,城镇、农村牧区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 4000元和3000元,三、四级残疾人中的精神智力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和2000元。八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将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312元提高到500元;城镇居民成年人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310元提高到500元,未成年人筹资标准由190元提高到280元。对全旗因病返贫的户子进行摸底调查,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救助标准;政府埋单为全旗35周岁以上农牧民和65周岁以上城镇老年人及困难居民进行体检。九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项目资金,提高扶贫标准,实现1000个贫困人口脱贫。十是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8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94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给予全旗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每月400元住房补贴。十一是开工建设民生大厦,用于技能培训、岗位开发、职业介绍等各项服务。十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苏木镇办公条件,确保苏木镇集体宿舍和餐厅建成投用,启动建设苏木镇集学习培训、文体活动、矛盾调解、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一串串数据,在枯燥中显露挚爱;一件件实事,在琐碎中流露真情。乌审旗以真心、真情、真爱打造的民生工程,闪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之光,恰似一股股奔流不息的暖流,激荡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绿色乌审,必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幸福,要把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真金白银’。”乌审旗委书记牧人强调说。
“十一五”期间,乌审旗累计投入民生资金达30多亿元,促进了城乡统筹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抓稳定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和谐。乌审旗在坚持共创财富、共享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实现从追求物质丰盈向精神文化充实、从外在到内涵的优雅转变,努力把和谐乌审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注的一些焦点难点问题,推进社会管理文明创新。从推出法律援助、政法综治工作中心(站),到成立党群工作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推行政务公开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暨基层党组织“3+1”互助共建活动等等,乌审旗以实实在在的创先争优成效取信于民,把执政为民、惠民富民化作了一个个具体行动,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连续四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长安杯”称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荣膺“第三批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10年的岁月虽然远走,但10年的辉煌却注定永久。凝眸远望,一个山川秀美、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新乌审正从鄂尔多斯大地上强势崛起。(刘生梅)
- 上一篇:我旗召开2012年全旗经济形势分析会
- 下一篇:旗委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