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更多

聚焦绿色乌审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文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播报

【我家40年】一个小药箱:40年前成为村医标配 40年后见证执着坚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5

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青霉素、土霉素、甘草片,几件简单的器械加药品,就是药箱的全部家当。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药箱不仅是“赤脚医生”的标配,也是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依赖。如今,药箱依然是乡村医生的标配,只不过药箱里装的医疗器械要比过去先进许多。从过去小药箱简单的配置到如今的先进医疗设备,小小的药箱见证着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变迁和发展。我家40年的故事,就要从一个小药箱说起……

讲述人:谷清明,男,52岁,诊所主治医生;

记录人:谷媛媛,女,讲述人之女,基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我出生在内蒙古乌审旗一个名叫纳林河的村子,出生后身子一直很弱,隔三差五地生病,爱子心切的父母带着我辗转各地求医问药,漫漫求医路让我们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窘迫。捉襟见肘的日子急速消磨着父亲的意志,让他本就苍老的脸上蒙上厚厚的惆怅。

直到有一天,父亲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记得那是一天晚饭后,父亲盘腿坐在炕上,抽着自己卷的纸烟,烟雾中父亲看向我,坚定地对我说“儿子,求人不如求己。你去学医吧,自己当了医生,就再也不用找别人看病了。”也是父亲的这句话,让我踏上了治病救人这条神圣又艰辛的路。

1983年,乡医院招收学徒,父亲听说后,当即把我送了过去,开始了我的学医之路。这期间,我学到了不少医学知识。1990年,我又跟随我们当地的马医生学医,算是正式开启了我作为乡村医生的旅程。1992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到北京的医学院进行了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医科学习。

1995年我回到家乡,办起了一家诊所,诊所里的设备和药品非常有限,陪伴我出诊的就是一个小药箱。小药箱的锁扣旁印着“为人民服务”,里面是简单的隔层,上层装针管,下层装药品,药品也只是常用的土霉素、四环素等,医疗设备除了一个听诊器,就是我的“宝贝”针灸包。针灸治疗是我国中医传统的医疗技术,它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通经活络。就这样,“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成了我的日常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学技能得到不断提升。因为看病方便、便宜,我的诊所深得村民信任,三里五村的人都找我看病。

2006年,为了方便出诊,我借钱买了人生第一辆坐骑——“大洋牌”125摩托车,骑行在乡间的小道上,小药箱的“咣当”声加“嗡嗡”摩托车声成了我独有的标志。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夜间凌晨,只要村民在门外喊一声“谷大夫”,我便第一时间背着上小药箱出诊,从不收取出诊费。而且我一直坚持一项原则,大家来看病,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村民们赚钱不容易,要让村民少花钱、看好病。病患尽快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前几年,为了方便大家看病,我也把我的诊所搬到了旗里,同时也对医疗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配备了许多现代化、智能化的设备,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连熬药都实现了自动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富裕了,健康意识也提高了,人们更愿意选择来诊所或者去更大的医院看病。我出诊的次数越来越少,我的药箱也就“退休”了。随着国家医疗事业改革的深入,县一级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让百姓看病不再难、不再远、不再贵,人民群众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我的小药箱虽然闲置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把它擦拭得干干净净,放置在诊所显眼的位置,因为它不仅见证了我35年来从医路上的风风雨雨,也寄托着我最初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梦想,更承载着无数患者对生命和健康的希望。

记录人的话

曾经,这样的小药箱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就是一所医院,承载着无数父老乡亲的健康梦想,而父亲就是那个守护乡亲们健康梦想的人。我家这个日渐老旧的药箱,见证了父亲历经风雨的青春岁月和家乡医疗条件的可喜变化。还有无数像父亲一样坚守在基层一线的卫生工作者,正是他们,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乌审旗委宣传部 乌审旗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邮编:017300 电话:0477-7582241 传真:0477-7582241
邮箱:wsqwmb@163.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